交易所排名 交易所排行 币安交易所

2025年按交易量排名的Top加密货币交易所- 官方推荐扩容!沪深所最新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1 12:38:44  浏览: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交易所,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交易所排行10月3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南向ETF通”调整名单。根据最新名单,11月10日起,将有6只在香港上市的ETF正式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届时,“南向ETF通”名单将由17只扩容至23只,“ETF通”的全部产品数量将由265只扩容至271只。

  业内认为,作为互联互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南向ETF通”具备显著优势。随着互联互通的持续深化,“南向ETF通”未来在ETF产品数量、结构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沪深交易所网站最新披露显示,6只港交所上市的ETF将于11月10日正式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

  上述6只新入选“南向ETF通”的ETF花落2家机构。其中,南方东英旗下5只ETF新纳入“南向ETF通”,分别为南方东英恒生生物科技ETF、南方东英富时东西股票精选ETF、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南方东英MSCI港股通精选ETF,是此次入选只数最多的机构;此外,还有招商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招商恒生科技指数ETF也出现在名单中。

  此次扩容后,南向ETF通产品的数量将从现有的17只增加至23只,也极大丰富了“南向ETF通”的可投资标的。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扩容后,“ETF通”项下的ETF资产类别更加丰富多元,并且首次出现了包含非港股资产的ETF:南方东英富时东西股票精选ETF与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

  据了解,南方东英富时东西股票精选ETF涵盖在港交所上市的按总市值排名的前23只符合南向沪港通和深港通资格的高股息股票,以及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的按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排名的前100只优质大型市值股票。

  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旨在追踪香港以及美国上市顶尖科技公司的表现。产品涵盖符合南向沪港通和深港通资格的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以及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的七家公司(即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 Platforms、微软、英伟达及特斯拉),通常被称为“美股七巨头”。

  自2022年7月“ETF通”启动以来,香港及内地ETF互联互通交投持续火热。

  2022年7月,内地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的投资范围扩展至符合条件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被称为“ETF互联互通”或“ETF通”。自此,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可以买卖沪深上市合资格ETF,而内地投资者则可以买卖香港上市合资格ETF。获纳入ETF通的香港上市ETF,被称为“南向通ETF”;获纳入ETF通的沪深上市ETF,被称为“北向通ETF”。

  2024年4月,港交所首次宣布扩大互联互通合资格ETF的范围。该政策将南向ETF通的门槛放宽,包括资产规模从17亿港元下调至5.5亿港元,港股比例从90%下调至60%。此次扩容进一步丰富了沪深港通投资者的产品选择,方便投资者以更高效的方式在香港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

  来自港交所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三季度末,南向ETF通日均成交额突破42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128%。

  另据中央结算系统(CCASS)数据,在所有“南向通ETF”中,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表现突出,在“南向通ETF”的持仓规模市占率达到90%,是南向ETF通投资者中最受欢迎、吸金能力最强的产品。

  南方东英认为,作为互联互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南向ETF通具备显著优势。首先,港股交易时段更长,便于投资者在A股收盘后及时响应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并且支持T+0交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且无涨跌幅限制;其次,ETF通使用的是港股通额度,交易额度相当充裕;最后,得益于成熟的做市商制度,南向通ETF的溢价率较低。随着互联互通的持续深化,南向ETF通未来在ETF产品数量、结构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杨天真吐槽特斯拉车门打不开,“只能从后备箱爬进去”,特斯拉回应:车辆在软件安装过程中,无法进行充电和相关设定

  郑丁嘉线人被杀害,嫌犯是丈夫发小,“常来吃饭偷配了钥匙” ;嫌犯父亲:恨死这个恶魔

  AL2-3不敌T1,T1继续保持对LPL长达12年的世界赛BO5连胜纪录

  双枪43分带不动大帝,布朗单节16分轰32+3+6,绿凯复仇送76人首败

  活力中国调研行|探寻徐州“彭城七里”历史文脉,感受城市历史文化的演变与传承